国内真空泵行业是在新中国成立以后发展起来的,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,泵行业得到了快速发展。除少数的特殊泵类产品外,现有的产品品种和数量基本能满足国民经济各部门的需要。泵行业主要产品有各类离心泵、混流泵、轴流泵、旋涡泵、回转式容积泵、往复式容积泵和水环真空泵等。在这些泵类产品中,按台数计算,离心泵约占70%,回转式容积泵和往复式容积泵约占18%。随着各行业尤其是流程工业的快速发展,中国的泵行业也经历了高速的发展。同时,水处理行业、石化行业、石油天然气行业、电力行业继续保持较高的景气度。
2007年1-11月,中国泵及真空设备制造行业实现累计工业总产值55,762,724千元,比上年同期增长了29.57%;实现累计产品销售收入52,605,915千元,比上年同期增长了28.52%;实现累计利润总额3,160,861千元,比上年同期增长了39.81%。
2008年1-11月,中国泵及真空设备制造行业实现累计工业总产值84,961,638千元,比上年同期增长了40.58%;实现累计产品销售收入82,057,442千元,比上年同期增长了43.07%;实现累计利润总额4,718,093千元,比上年同期增长了44.20%。
虽然中国泵业发展迅速,但各类泵的可靠性和配套水平与国际水平相比仍有较大差距。因此,中国应加大对水泵产品研发的投资力度,建立有效的新产品研发机制,企业在技术创新方面应加大投资力度;对填补国内外空白和出口潜力大的泵产品,要加大政策倾斜力度,鼓励企业走出国门,在国际市场中发展壮大。
近年来,国内泵业以每年11%~12%的速度增长,高于世界泵业的增长率,这主要得益于国内市场的逐渐成熟和需求的不断扩充。
国内泵制造业大体由三部分企业组成。这三部分企业是:经股份制改造的国有企业;合资和外资控股的股份制企业以及大量的民营企业。从近几年的销售业绩分析,名列前茅的泵制造企业,当属大型民营泵制造厂。他们不仅跻身泵制造业的高端,成为泵制造业的中坚力量,而且有后继发展的能力。而那些大量的中小民营企业则仍处于产业链下端的位置,如果不求进取、不思联合发展,长此恐怕难以为继;股份制改造后的国有企业尽管相当一段时间步履维艰,但可喜的是经过整合、重组已经逐渐走出低谷,成为泵制造业的一股正在走强的力量;合资和外资控股的、甚至独资企业,目前已在国内泵制造业占有重要地位。一些原来资深的大型国有企业以其市场、土地及人才资源换取国外泵制造企业的技术入股。这一方面使我们在某些关键用泵的技术水平得以迅速提高,同时也使这些合资企业或外资企业本身在中国迅速走红。但也要看到这些企业制造的泵大部分仍属普通泵的制造范畴,真正急需的高端产品仍然需要从国外进口。
|